永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昌县2022年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永政办发〔2022〕68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单位,省市在永有关单位:
《永昌县2022年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县十九届人民政府第二十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永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7月19日
永昌县2022年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实施方案
为扎实有效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根据甘肃省农业农村厅《2022年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农财发〔2022〕38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求,坚持绿色发展导向,以稳产高产、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突破关键技术瓶颈,集成共性技术模式,提升高产攻关水平,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引领生产方式转变,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高产增产,持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实施范围
在全县10个乡镇开展小麦宽幅匀播滴灌水肥一体化和宽幅匀播技术示范推广。
三、创建目标
(一)规模目标。打造20个小麦宽幅匀播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千亩方、3个万亩片和1个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基地,辐射带动5万亩以上。
(二)技术目标。根据不同区域资源禀赋和生产基础,以综合增产和生产生态协调为目标,以1-2项关键技术为核心,集成1套以上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技术模式。
(三)产量目标。示范区小麦平均产量达到550公斤/亩以上,辐射带动全县小麦总产量较前三年平均增长10%以上、节本增效10%以上。
(四)绿色目标。以小麦单产提升和生产生态相协调为目标,集成推广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技术模式,示范区单位面积化肥农药用量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病虫害绿色防控全覆盖、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带动全县小麦节本增效5%以上。
(五)产业目标。围绕市场需求,以“三品一标”为重点,大力推行“家庭农场+示范区”“合作社+示范区”“龙头企业+示范区”等经营模式,推进订单种植、产销衔接,打造全产业链条。分区域分品种推进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粮油品牌,实现优产优销、优质优价。
四、实施内容
(一)创建百亩高产攻关方
在红山窑镇姚家寨村开展百亩高产示范攻关,建设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基地,筛选优质高产高抗品种,攻克作物机播机收薄弱环节,开展高产高效试验和联合攻关,因地制宜优化组装集成,形成可复制、易推广的技术模式,进一步挖掘小麦单产潜力,将小规模的理论高产成果转化为田间实际。
(二)建设万亩均衡示范片
1.打造小麦宽幅匀播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千亩示范方。在全县20个村(朱王堡镇梅北村、陈仓村;水源镇宋家沟村;六坝镇玉宝村、星海村、八坝村、七坝村、五坝村;东寨镇双桥村;焦家庄镇楼庄子村;新城子镇塔儿湾村、农林场村、赵定庄村、南湾村、西湾村、兆田村;红山窑镇河沿子村、高古城村、水泉子村、姚家寨村)打造20个千亩小麦滴灌示范方。
2.打造连片提质增效基地。坚持“跨点成线、跨乡成片”原则,分区域创建标准化示范片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发展强筋弱筋小麦,提升品质,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拓展农业观光旅游、农事活动体验、农耕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延伸产业链,推进产业融合,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打造以朱王堡镇、六坝镇、东寨镇、新城子镇、红山窑镇为主的灌区春小麦产业带,在六坝镇、新城子镇、红山窑镇打造以浅埋滴灌智能控制水肥一体化、宽幅匀播等技术为主的万亩示范片3个。
3.筛选种植优质专用品种。小麦品种主攻强筋和弱筋,积极推广优质中筋品种,重点推广宁春、陇春系列等高产、稳产、抗性强的优质小麦品种。
4.示范绿色高质高效技术。以小麦轻简化、机械化、集约化为重点,突出作物茬口衔接、高产技术间协同,集成配套高效耕整地、高质量播种、规范田间管理、科学防灾减灾、适时机械收获等各环节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提高化肥农药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提升产量水平和生产效能。重点集成推广抗逆、优质、高产新品种以及药剂拌种、精量机播、合理密植、浅埋滴灌、智能控制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全程机械化、宽幅匀播、秸秆粉碎覆盖等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
5.突出社会化服务。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为承担主体,以打造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基地为抓手,选择有规模连片万亩以上的地块建设示范片,积极与专业型社会化服务机构合作,集中资源、积聚力量,大力推行“五个统一”,即统一良种供应、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创建水平,实现均衡稳产增产。
五、实施方式
(一)建立评价机制,开展“一项竞赛”。统筹考虑作物单产和绿色生产方式等评价指标,选择主要优势作物,按生态条件、耕作方式、种植模式,由省农业农村厅分类型统一开展区域性高产竞赛。
(二)合理使用资金,提升政策效力。资金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物化投入补助。对统一供种、统一农资、统一技术、统一管理、树立示范标牌等物化投入进行补助。二是社会化服务补助。对推广先进施药机械、改进施药方式、购买病虫绿色防控、耕种收一体化作业等社会化服务进行补助。三是技术指导服务补助。对农业农村部门组织专家开展技术指导、优质品种推广、新技术集成组装、瓶颈技术攻关及高产竞赛测产、项目考核验收等方面给予适当补助。
六、资金使用计划
省上下达我县2022年绿色高质高效行动资金300万元,主要用于在小麦上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在东寨镇双桥村实施小麦智能控制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1400亩,资金140万元;二是采取“买一补一”方式,采购小麦种子资金65万元,扩大示范面积;三是对购置小麦宽幅匀播滴灌机械进行“以奖代补”,补助资金80万元(13行小麦宽幅匀播滴灌机械100台,每台补助0.7万元;19行小麦宽幅匀播滴灌机械10台,每台补助1万元);四是用于试验示范、新型材料、出差补助、车辆运行、宣传培训、田间指导等资金15万元。
七、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保障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扎实有效开展,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永昌县2022年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领导小组,各乡镇成立由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强化统筹协调,落实责任分工。
(二)强化指导服务。县农业农村局要加强技术指导服务,成立技术指导小组,做好指导服务,跟踪记录作物生育进展和重要农事活动。在关键农时季节,开展现场观摩、集中培训、巡回指导、测产验收等技术服务。同时,积极做好市场价格、供需形势、销售渠道等相关信息服务,促进产销衔接。
(三)强化宣传引导。万亩示范片要树立统一的示范标牌,明确创建作物、创建目标、技术模式、行政及技术负责人等信息,便于宣传示范和监督检查;县农业农村局和各乡镇要加强宣传报道,结合关键农时和重大活动不定期开展系列宣传。
(四)强化资金监管。县农业农村局和各乡镇要严格按照《甘肃省财政厅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修订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财农〔2020〕42号)有关规定,使用补助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对实施主体补贴情况进行公示,严防企业、合作社套取项目资金。
附件:
1.永昌县2022年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领导小组
2.永昌县2022年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县级专家组
3.永昌县2022年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县级专家分工表
附件1
永昌县2022年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领导小组
组 长:张世明 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张忠虎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成 员:张庆亮 县发改局局长
吴岩峰 县财政局局长
王鹏学 县水务局局长
王国鑫 县统计局局长
石仲武 新城子镇镇长
张文江 红山窑镇镇长
韩晓英 焦家庄镇镇长
朱生亮 城关镇镇长
王永宏 东寨镇镇长
毛焕泽 六坝镇镇长
马 磊 南坝乡乡长
吕 宏 水源镇镇长
梁兴贵 朱王堡镇镇长
闫庆俊 河西堡镇镇长
附件2
永昌县2022年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县级专家组
组 长:张廷龙 县农技服务中心主任(项目主持人)
副组长:杨玉梅 县农技服务中心副主任
秦义贤 县农技服务中心副主任
成 员:陈建平 县农技服务中心干部(项目主持人)
张晓华 县农技服务中心干部(高级农艺师)
孙世龙 县农技服务中心干部(高级农艺师)
陈玉平 县农技服务中心干部(农艺师)
和 燕 县农技服务中心干部(农艺师)
董吉德 县农技服务中心干部(高级农艺师)
卢琴香 县农技服务中心干部(高级农艺师)
杜儒学 县农技服务中心干部(农艺师)
蔡晓琴 县农技服务中心干部(农艺师)
宋光杰 县农技服务中心干部(农艺师)
王文祯 县农技服务中心干部(农艺师)
贾希洋 县农技服务中心干部
张永倩 县农技服务中心干部
各乡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附件3
2022年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县级指导专家分工表
乡 镇 | 组 长 | 指导专家 |
新城子镇 | 张廷龙 | 陈建平、韩晓虎、张晓华 |
红山窑镇 | 秦义贤 | 孙世龙、李兴虎、杜儒学 |
焦家庄镇 | 杨玉梅 | 董吉德、祁世兴、王文祯 |
城关镇 | 杨玉梅 | 和 燕、刘文江、陈玉平 |
东寨镇 | 张廷龙 | 陈建平、王发伟、杜儒学 |
六坝镇 | 张廷龙 | 陈建平、孙至伟、贾希洋 |
南坝乡 | 秦义贤 | 宋光杰、刘海龙、蔡晓琴 |
水源镇 | 秦义贤 | 孙世龙、杜 治、陈玉平 |
朱王堡镇 | 张廷龙 | 陈建平、樊 龑、张晓华 |
河西堡镇 | 杨玉梅 | 卢琴香、王建增、张永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