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7月永昌县经济运行情况
1-7月,全县上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工业、消费稳步恢复,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县经济继续回稳向好。
一、工业生产持续恢复性增长
1-7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增速较上半年减缓0.8个百分点。分隶属关系看,省市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增速较上半年加快1.3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8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县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与上年同期持平。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长。分三大门类看,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速较上半年提高8.8个百分点;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6.7%,降幅较上半年收窄3.9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下降7.7%,降幅较上半年扩大6.7个百分点。
三成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在全县重点监测的11种主要工业产品中,3种工业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其中,纯碱8.12万吨,同比增长4.3倍;磷酸一铵10万吨,增长9%;光伏发电量1.96亿千瓦时,增长3.8%;水泥98.82万吨,下降1.5%;火力发电量38.45亿千瓦时,下降3.9%;磷酸二铵21.06万吨,下降10.3%;电石14.97万吨,下降17.6%;生铁8.44万吨,下降20.4%;合成氨5.78万吨,下降34.7%;焦炭45.38万吨,下降39.6%;麦芽0.25万吨,下降82.3%。
企业效益不佳。全县5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9.04亿元,同比增长20.6%,实现利润总额0.53亿元,同比下降87.5%;亏损21户,亏损面达41.2%,亏损金额2.34亿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92.61元,同比增长9.6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0.76%,同比下降6.6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1-7月,在新能源项目的拉动下,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3%,增速较上半年加快5.3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23.4%,降幅较上半年收窄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3.9%,增速较上半年加快5.5个百分点,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4%,较上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18.8%,采矿业投资增长6%,制造业投资下降38.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2.4%,降幅较上半年收窄5.9个百分点。
新能源项目带动投资快速增长。华能金昌光伏发电有限公司河清滩5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永昌县杭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永昌县河清滩100MW光伏发电项目、金昌中科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永昌县300MW并网光伏发电等项目的有序推进,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7%,较上半年提高4.4个百分点。
三、市场销售保持增长
1-7月,受疫情多发频发等因素影响,消费市场受到较大冲击,但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以及促消费政策发力显效,消费市场逐步回暖,7月份多数商品零售降幅继续收窄,消费市场显现出稳步恢复态势。
市场销售保持增长。1-7月,全县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3.25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较上半年减缓3.5个百分点。从销售单位所在地看,限额以上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下降6.7%,限额以上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9.2%。
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降幅持续收窄。全县加快落实各项促消费政策措施,通过发放消费券和消费补贴等多种形式开展市场促销,拉动消费效果明显。全县限额以上单位9类商品零售类值中有5类商品零售额实现增长。其中粮油食品类、石油类、日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45.6%、12.7%和13.4%;化妆品类和家具类零售额由负转正,分别增长7.8%和1.4%。穿类、用类商品零售降幅持续收窄。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家电类和饮料类商品零售额降幅分别较上半年收窄6.3、4.9、4.8和1个百分点。
四、财政收入降幅继续收窄,金融存贷较为活跃
1-7月,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65亿元,同比下降55.1%,降幅较上半年收窄6.5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3亿元,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11.2%,自然口径下降22.3%,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12亿元,下降37.2%,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1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完成0.51亿元,增长60.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6.09亿元,同比增长26.7%,增速较上半年加快7.5个百分点。
7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9.64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6.72亿元,增长16.1%。各项贷款余额102.29亿元,增长8.6%。其中短期贷款46.63亿元,增长2.3%;中长期贷款49.86亿元,增长14%;票据融资5.81亿元,增长19%。
总的来看,县域经济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疫情影响较为突出,市场主体经营仍比较困难,主要经济指标进度不够理想,特别是工业经济形势严峻并贯穿全年,经济运行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下一步,全县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省、市、县安排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稳定经济上持续加力、进准发力,狠抓政策落实,坚决做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着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