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五严”机制》的通知


来源:县水务局 发布时间:2022-07-12 15:07 【字体:

永政办发〔2022〕65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单位,省市在永各单位:

《加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五严”机制》已经县十九届人民政府第十九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永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7月12日


加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五严”机制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农业是用水大户,也是节水潜力所在。受农业用水总量指标偏小、耕地和高耗水作物面积逐年增加、耕作灌溉精细化程度不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因素影响,长期以来全县超计划用水问题突出。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和“四水四定”要求,切实加强农业用水管理,促进农业用水集约节约和高质量发展,结合县情实际,制定“严控用水总量、严肃水价改革、严格节水管理、严限耗水作物、严守保护红线”的“五严”机制。

一、严控用水总量

一是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全县农业用水实行分级管理,县水务局负责乡镇、灌区农业水量分配和调度,做好基层水管组织体系建设,各灌区负责干支渠、机井水量调度和供水管理,乡镇负责支渠以下到田间的用水管理,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促进农业节约用水,维护用水秩序。

二是科学制定配水计划。坚持将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将区域总量作为最严红线要求,按照“总量控制、以水定需、逐级分解、到户到井”的原则,建立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由水务局综合考虑水资源利用现状、产业布局、发展需求,按灌水轮次分解下达用水总量至灌区和乡镇;各乡镇在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生产经营、生态功能用水的前提下,按照下达计划,根据种植面积、作物类型,严格以水定需,将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到每个取用水户、落实到每眼机井,为水资源开发利用设定“上限”。

三是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将乡镇、灌区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作为取水许可审批的首要约束条件,农业用水除保证现有计划内耕地用水外,原则上不再新增用水指标。对达到取用水总量指标的乡镇,停止审批新增取水,通过高效节水、内部调整、上大压小、扶优汰劣、水量置换等方式解决用水短缺问题。在地下水一般超采区(清河两乡镇),按照“到2024年实现零超采”的要求,由县水务局逐年度制定压减方案,严格年度分配计划,严控地下水开采,严禁新增取水量;乡镇逐机井明确保灌面积、轮次水量,上报水务局审核备案,否则不予配水。严禁取用地下水灌溉河灌面积行为,着力实现限采与补充并济,维持地下水采补相对平衡。

二、严肃水价改革

一是强化有偿使用。按照《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和《甘肃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全面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节水减排、水价形成、绩效考核、公众参与等机制,逐步形成节约用水、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系统排查有偿使用范围、对象,做到水费征收无盲区,切实发挥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对水资源节约、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行为的调节引导作用,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是强化精准计量。水务局要加大汇报衔接,积极争取计量设施改造项目和资金,加快渠道、井口计量设施提升改造,加强供水计量监测,干渠采取流速仪量测、测控一体化设备量测等方式计量,机井采取取水口在线监测、“井电双控”设施等方式计量;对无计量或计量运行不正常的,水务局统筹灌区和乡镇限期安装,按照最大取水能力计算取水量并征收水费。对偷采地下水的用水户,建立黑名单制度,以耗电量核算偷采水量,按照3倍标准征收水费,同时在下年度配水计划中按5倍标准予以核减水量。

三是强化定额管理。全面推行用水定额管理,建立定额内用水约束机制,灌溉定额标准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行业用水定额(2017版)的通知》(甘政发〔2017〕45号)执行,建立水费台账,分类分价足额收取水费,凡超定额用水的,实行累进加价制度,通过价格杠杆促进农业节水;各乡镇、灌区根据年度灌溉面积、作物种植结构、灌溉定额和灌溉方式共同测算定额内水量,由县水务局印发各乡镇、基层水管组织严格执行。各灌区要落实用水量定期通报和定额内用水预警机制,按月及时向乡镇公布用水量、发布预警信息。

四是强化水费征缴。供水水费实行“统一征收、分级管理”,经水务局与灌区核定后,缴入水务局账户,由水务局统一缴入财政专户。严格公示公开制度,灌区将水量、水费公开到乡镇、基层水管组织,水管组织将水费信息公开到用水户。严格落实水费收费标准,未经县政府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减免、缓征或者停征水费,做到应征尽征。

三、严格节水管理

一是全力提升节水能力。加强对已建成高效节水项目的日常管理和维修养护,推广喷灌、微管灌、滴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农艺节水等技术;完善高效节水项目区灌溉制度,实行轮次灌水定额制度,按灌水轮次分比例配水,杜绝无序供水;加大清河灌区高效节水项目实施力度,鼓励种植户建设机井高效节水工程,对自筹资金或引进社会资金新建节水工程的予以奖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二是全力建设节水社会。通过土地流转,推进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节水增效;严格落实工业项目建设节水“三同时”制度,建立用水项目约束机制,坚决杜绝高耗水项目落户。推广节水器具使用,限期淘汰公共建筑中不符合节水标准生活用水器具,鼓励居民家庭选用节水器具。加强再生水综合利用,鼓励引导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建筑施工以及生态景观使用再生水,发挥开源和减排双重作用。

三是全力转变节水观念。坚持把节水宣传作为基础工程,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专题宣传活动为契机,推动节水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组,多形式、多层次组织社会公众参与节水工作,努力形成处处抓节水、人人都节水的良好氛围,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四、严限耗水作物

一是精准核定灌溉面积。县水务局、农业农村局要督促指导各乡镇按照下达的配水计划,以2009年河灌区水权确权面积和2021年地下水单眼机井许可水量为基准,准确核定年度灌溉面积上限、轮次水量,及时优化灌溉方式,以乡镇、村组为单位,将数据精准到户到井,逐级审核造册、签字确认、公示公开,经报备灌区系统梳理汇总后,报县水务局备案执行。灌溉期间作物种植结构有调整的,由县水务局组织现场复核后备案调整,最大限度发挥用水效益。对2021年以后新开垦的荒滩荒地坚决不予配水。

二是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各乡镇要全面摸排辖区内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取水途径、灌溉方式,科学谋划产业布局,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引导发展特色产业,种植耐旱作物品种,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探索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试点建设,有效减少灌溉用水。高效节水工程每套系统控制面积要尽量种植需水量、灌水轮次相近作物,杜绝“混灌”耗水现象,特别是对耗水量较大的洋葱,2023年要坚决做到“零种植”,各乡镇要于今年秋收结束后,提前告知专业合作社、农资经销商、种植大户等生产种植经营主体,及时调整种植方向,避免涉及洋葱的设施设备、农资农药、种苗培育等投入。

五、严守保护红线

一是落实最严格管理责任。全面落实县、乡、村三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责任,建立健全“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部门协同机制,不断提升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能,全面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水资源管理责任落实机制。

二是落实最严格保护措施。建立水资源统计、监测落实机制,完善水源地保护、地下水保护、城市节约用水、河道管理、雨水收集利用等水资源管理措施,全面加强取、供、用、耗、排的用水全过程管理。开展节水示范单位创建,建设一批节水型社区、节水型灌区、节水型企业和节水型单位,以点带面,全面推动,促进全县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三是落实最严格考核制度。全面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对各单位目标完成、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开展考核评估,对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并在相关项目安排上予以优先考虑;对考核靠后的单位进行约谈提醒,督促整改提升、促进争先进位。建立违法取用水及浪费水资源监督举报机制,加大对有关行为和案件的曝光力度,推动节约用水管理从严从细,水资源保护力度持续加强。

永昌县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领导小组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决策部署,全面抓好水资源管理各项工作,决定将永昌县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更名为永昌县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俞天德 县委副书记、县长

副组长:吴寿年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张世明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成 员:张庆亮 县发改局局长

张琴云 县教育局局长

王 岩 县科技局局长

张广强 县工信局局长

张 连 县司法局局长

吴岩峰 县财政局局长

赵强祖 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封丕生 县住建局局长

李克玉 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王鹏学 县水务局局长

张忠虎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陈兴祥 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

刘绍涛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王国鑫 县统计局局长

石仲武 新城子镇镇长

张文江 红山窑镇镇长

韩晓英 焦家庄镇镇长

朱生亮 城关镇镇长

王永宏 东寨镇镇长

毛焕泽 六坝镇镇长

马 磊 南坝乡乡长

吕 宏 水源镇镇长

梁兴贵 朱王堡镇镇长

闫庆俊 河西堡镇镇长

毛尔泽 县融媒体中心主任

杨远程 市生态环境局永昌分局局长

刘志勇 县水务局副局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水务局,办公室主任由王鹏学同志兼任,副主任由刘志勇同志兼任,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有变动,由接任者自行替补,不再另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