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全县青少年“学法守法·健康成长”法治宣传教育专项行动的通知


来源:永昌县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2-11-02 16:29 【字体:

县级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单位,有关人民团体: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宪法法律走到青少年身边,走进青少年心里,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用法治力量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县司法局、团县委决定在全县开展青少年“学法守法·健康成长”法治宣传教育专项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坚持以持续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为重点,以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实效性为着力点,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道德教育、法治实践、依法治理相结合,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深入普及宪法、民法典、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全面提升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教育引导青少年从小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行为习惯,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用法治力量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行动主题

学法守法·健康成长

三、主要内容

1.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原创性贡献、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引导青少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深入学习宣传宪法,深入学习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国体和政体、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学习宪法修正案的新规定、新内容,着力培养青少年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全面提升青少年宪法意识。

3.深入学习宣传民法典,结合青少年与自身、他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的关系,阐释好民法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质,阐释好民事活动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阐释好民法典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引导青少年学习民法典常识、原则、理念、制度、文化,早日建立符合民法典价值判断的是非观,让民法典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入心入行。

4.深入学习宣传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违法犯罪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强化规则意识,养成遵法守法行为习惯。

5.深入学习宣传与青少年成长成才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家庭教育促进法、义务教育法,大力宣传国家安全、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疫情防控等有关法律法规,引导青少年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法律常识,强化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增强青少年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

四、重点安排

1.开展学校共上“法治第一课”活动。新学期开课后,以“学法律·知敬畏·助成长”为主题,组织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辖区法官、检察官、公安民警、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为全县在校学生讲授一次专题法治课,全面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要优先保障农村地区学校授课师资力量,确保全县各级学校“法治第一课”全覆盖开展。

责任单位:县教育局

2.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围绕未成年人保护、安全自护、权益保护、防范电信诈骗、校园贷、预防违法犯罪等相关法律知识,组织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等,综合采用故事教学、情景模拟、法庭模拟、角色扮演、案例研讨、法治辩论、价值辨析等教学方法,开展一次专题“送法进校园”活动。结合未成年人治安、刑事处罚、审判、检察等实践案例,采取网络视频直播、网络云课堂、录制网络课程等形式,开展“以案释法云课堂”活动,为青少年提供法治宣传教育资源和实践平台。结合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平安校园、法治校园建设、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等行动,深入宣传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危害,通过以案释法、依法论事,帮助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网信办)、县法院、县检察院、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司法局

3.开展“宪法伴我成长”主题宣传活动。结合“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活动,在全县各类学校广泛开展“学宪法·讲宪法”、宪法晨读、宪法小卫士等宪法宣传活动,引导青少年学习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充分利用升旗仪式、成人仪式、毕业仪式、主题班会(团会)等活动,依托国旗下演讲、班级板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等载体,持续加强在校学生宪法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模拟法庭、旁听庭审、法治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着力培育青少年宪法意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规则意识。

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司法局

4.开展“法治我践行·尊法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要发挥“青年之家”、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道德讲堂、各类教育基地法治教育作用,组织开展一次主题法治实践活动。利用公民道德宣传日、国庆节、消防宣传日、交通安全日、国防教育日等时间节点,组织青少年参观一次司法执法机关、办公场所,感受法律的神圣和庄严。在学校统一组织的第二课堂、主题教育、校园文化、党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德育教育实践、研学体验等活动中,要安排适当比例的法治实践内容,让青少年在实践情景中接受一次法治教育。广泛开展“小小普法志愿者”活动,动员广大青少年争当学法“小卫士”、争做守法“小公民”、争为普法“小使者”。深入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在普法实践中学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践行法治理念,坚定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团县委、县民政局、县教育局、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法学会、县妇联、县关工委

5.开展“拒绝校园暴力·预防校园欺凌”主题教育活动。立足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避免校园暴力和欺凌事件发生,组织开展“十个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好一次主题班会,组织一期专题法治报告会,举办一次校园集中宣传,开展一次惩戒警示性法治教育,出好一期主题黑板报,开展一次倡议活动,参加一次宣誓签名,参与一次感恩教育,开展一场心理辅导,组织一次校园周边治理活动,大力宣传校园欺凌的危害及处置办法,推广学生欺凌防治经验,引导学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勇于杜绝校园暴力和欺凌行为。要结合各类学校实际,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平台,采取宣传板报、悬挂横幅标语、“给家长一封信”、发放防治欺凌指导手册、编制文艺作品等方式,深入开展覆盖全年、形式多样、载体丰富、立见成效的宣传教育活动,确保预防校园欺凌普法全时段、全地域、全方位、全过程开展,切实帮助青少年打造好法治“护身符”。

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公安局

6.开展“法育‘未’来”活动。在全县集中组织百名党员干部(民警)“送法进万家”活动。结合学生家访、控辍保学、青少年自护教育、暑期儿童关爱服务、“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等活动,统筹组织动员广大教职工、青联委员、青年维权岗、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妇联执委、“五老”人员及机关干部,开展一次“送法进万家”法治家访活动,推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走进千家万户。结合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落实“一号检察建议”“百万警进千万家”、创建“枫桥式”司法所等活动,组织民警走进青少年家中,开展一次法律上门宣教活动。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残、重病、困难家庭、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群体,要发挥儿童福利、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精神卫生福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等机构职能作用,全覆盖开展一次助教关怀家访活动,提高其依法维护合法权益能力。对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员工、培训对象,要组织各用人单位、职业培训机构全员开展一次专题法治宣传教育。

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团县委、县妇联、县关工委、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民政局、县人社局

7.开展“一对一”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针对未成年犯,结合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和技能教育,专门开展一次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把法治宣传教育贯穿到教育、感化、挽救的全过程。针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解除戒毒、故意伤害附条件不起诉案件考察期满人员,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更好的落实对罪错未成年人的保护、教育和管束。针对涉违法行为青少年,开展一次预防性法治宣传教育,加强法律常识和刑事案例警示教育,教育其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以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针对闲散青少年、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等群体,发挥专门学校、虚拟学校作用,全覆盖开展一次矫治性法治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规范行为习惯,养成守法意识。

责任单位: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教育局、县司法局、团县委

8.开展“家校联动·德法同行”专题活动。发挥家长学校作用,开通“家长普法课堂”,制定家长法治宣传教育手册,开展系列主题普法活动,推动学生及家长同学法治知识、同赛法治知识、同讲法治知识,提高家长开展法治教育意识和能力。聚焦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注重以法治精神和法律规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广大家长和儿童普遍上好一堂法治宣传教育课、家教家风课、安全自护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以良法善治传导正确的价值导向,使青少年理解法治的道德底蕴、德育的法治精神,牢固树立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契约精神,实现法治的育人功能。

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妇联、团县委

9.全面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普法教育。建立健全各类学校法治教育体系,发挥道德与法治课堂主渠道作用,提高法治教育比重,保证法治教育时间,把法治教育与学科教育、社会实践相结合,推动青少年法治教学教材、师资、课时、考试、效果“五落实”。落实《永昌县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发挥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作用,推进教师网络法治教育培训工作,对全县道德与法治课开展全员轮训工作,着力提升法治教育质量。充分运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甘肃青少年广播频道开展法治教育,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和法治资源教室建设,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校园法治教育载体形式,全面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

责任单位:县教育局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八五”普法的重要任务。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摆上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分解方案,迅速动员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推动专项行动深入开展。

(二)靠实普法责任,形成教育合力。要全面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模式,整合提升校内校外、网上网下各种法治教育资源和形式,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法治宣传教育合力,推动专项行动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校园治理的全过程各方面。要坚持面向基层、重心下移,着力加强条线指导,统筹发挥法治副校长、教职工、社区网格员、“法律明白人”、妇联执委、“五老”队伍等作用,确保专项行动落小落细。

(三)创新方式方法,抓紧抓出成效。要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聚焦青少年普遍关注的教育、健康、婚恋、文化、网络、社会参与、就业创业等现实需求,实施精准普法、实时普法、全过程普法,不断增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要注重采取青少年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专项行动,坚持案例式、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普法,坚持结合法治事件、现实案例、常见法律问题普法,不断提升青少年法治获得感,着力推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各有关部门单位专项行动总结,请于2023年3月20日前报送县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股,活动信息图片等请随时报送。

中共永昌县委宣传部 永昌县教育局

永昌县司法局 共青团永昌县委员会

2022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