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标题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
作为金昌市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永昌工业园河西堡园区秉持绿色化工发展理念,积极推动企业内、企业间以及园区等不同层面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构建企业内部配套,上下游企业相互关联,不同产品体系企业耦合共生,不同产业企业要素串联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目前,园区内68家化工企业,年产能达到1200万吨以上,步入百亿产业链,实现企业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共赢。
4月9日,在金化集团丰盛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运转,集水罐缓缓冒着热气,工作人员正有序开展安全巡检。中控室里,员工们紧盯屏幕,实时监控生产流程,确保企业安全高效运行。作为金昌市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丰盛公司以煤化工副产尾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氨,不仅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还减少了环境污染,成为全市循环经济发展的生动缩影。2024年,全市化工循环产业链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链质量稳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产值15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5%。
金化集团丰盛公司位于金昌市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内中心区,是金昌市发展化工循环经济最为重要的项目之一。该公司利用化工园区内煤化工企业副产的尾气为原料加工生产合成氨,使“煤、焦、电、化”循环经济产业链上的剩余焦炉尾气得到了最大利用,解决了环境污染,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金昌市产业链条持续完善,能化投低阶煤高效利用制氢及50万吨/年高浓度尿基复合肥、福盈门30万吨新型作物专用肥生产线建设、科建星盐化高盐废水综合利用(高氯酸钠、高氯酸钾)等一批延链补链项目建设完成,爱利信60万吨新型作物专用肥、金瑞霖2万吨/年高端PVDF树脂产业链项目(一期)等项目加速推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持续提升,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金昌经开区化工产业集中区入驻企业达到66家,永昌工业园河西堡园区入驻企业达到68家,各类化工产品年产能达到1200万吨以上。年产磷酸一铵20万吨、磷酸二铵42万吨、合成氨20万吨、各类化肥超500万吨,“西部肥都”加速形成,打造西北地区新型化工产业基地基础更加牢固。承载基础加快夯实,化工园区认定管理“回头看”专家复核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完成,金昌经开区化工产业集中区、永昌工业园区重大安全风险防控项目建设完成并通过验收,金昌经开区化工产业集中区和河西堡工业园被认定为全省二级化工园区且达到D级安全风险等级。
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产业链迈向高端化点燃加速器。通过健全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小巨人”“创新型”中小企业等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库,定期摸排筛选成长效益好、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入库,对入库企业实施差异化精准指导和常态化监测帮扶,确保达标企业应入尽入、优质企业健康成长。2025年一季度,推荐金川集团化工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金昌隆博气体有限责任公司申报创新型中小企业,推荐金昌钰恒实业公司、金昌兴泰化工有限公司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产业链提质扩量提供强力支撑。金昌经开区综合管廊及管网工程建设项目已完成综合管廊及蒸汽管道及部分硫酸镍硫酸钴等管道建设,正进行氢气、液碱、硫酸等管道的采购工作,新材料产业孵化基地工程项目综合服务设施预计8月份建设完成。永昌工业园启动“园中园”建设,完成了永昌县政府、华林特钢、金铁公司智能铸造产业园三方协议初稿,公共管廊与供热管道、综合管架与蒸汽管道等工程建设深入推进,有效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来源:金昌市融媒体中心
春潮涌动启新程,沃野千里绘宏图。4月10日,施可丰生态农业发展(甘肃)有限公司100万吨水溶肥项目在永昌河西堡工业园开工建设。
100万吨水溶肥项目的开工建设,是施可丰积极响应国家农业绿色发展战略、助力盐碱地改良利用的重要举措。公司将严格按照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推进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投产。
此项目使用肥料级磷石精矿粉或磷肥年产100万吨盐碱地改良酸性水溶肥建设, 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10万吨/年酸性氮磷水溶肥、5万吨/年酸性高含量(73%)结晶状水溶肥、20万吨/年长效缓释氮磷复合肥 、25万吨/年硫基喷浆稳定性复合肥、0.5万吨/年氟硅酸钠、4.5万吨/年氯化钙生产线各1条。二期建设:10万吨/年电池工业级磷酸一铵、10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5万吨/年酸性水溶肥磷酸脲、3万吨/年高端 酸性水溶肥聚磷酸铵、4万吨/年酸性氮磷液体肥、3万吨/年酸性悬浮液体水溶性聚磷酸铵生产线各1条。修建磷石膏暂存库1座、办公楼1座、库房等辅助设施,总建筑面积143915平方米。并配套建设消防、安全、环保等相关设施。
芳菲四月,永昌工业园区河西堡工业园内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近日,记者走进该园区看到,园区里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企业车间里,各类化工生产线正在加速调试,为产品源源不断生产做准备;项目工地上,建设者们挥汗如雨,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幅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壮美图景跃然眼前。近年来,永昌县在产业结构实现新突破,以河西堡工业园区为平台,促进各类优质资源向园区聚集,让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生根,为推动全县工业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项目是工业的发动机,产业的聚能场,发展的硬脊梁。走进位于河西堡工业园区的甘肃能化金昌能源化工开发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线正在加足马力进行调试,从单机调试到联动试车,工程师们严把工艺参数,以科学的态度织密试生产安全网,全力打通投产目标“最后一公里”。
目前建设的低阶煤高效利用制氢及50万吨尿基复合肥项目与园区现有硫磷、氨碱、肥料化工产业链高度耦合,是典型的“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项目,在备煤,原料气制备等环节,建有24套废气除尘装置,可有效收集并处理产生的含尘废气,达到高空排放标准,同时,可以生产副产物硫酸铵5600吨/年。
甘肃能化金昌能源化工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瞿尚军说:“甘肃能化金昌公司将进一步优化人员培养和联调联试工作,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六月份产出合格产品,年底实现达产达标,努力实现全年经营生产任务,为全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能化力量。”
甘肃科赛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环保型化工企业,主要致力于生产高氯酸钠和高氯酸铵及关键中间体高氯酸钠延伸至下游产品。建设年产10000吨高氯酸铵生产线一条、15000吨高氯酸钠生产线一条,修建厂房四座、配电室一座、原材料库一座、成品库二座、氢气处理站一座,并配套建设环保、安全、消防等设施设备。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42000万元、年利润21180万元,利税1800万元,并为社会提供125个就业岗位。该项目对于再生资源回收及利用、向高附加值产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科赛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科说:“我们的产品在环保方面压力小,产生的废水可以循环利用,不会排放污水,多余的高盐废水可以循环到溶解罐里去溶解,废弃晶体通过稀释以后达到爆炸极限以下,可以安全的排放。”
永昌县将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主攻方向,着力推动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统筹抓好项目建设、拓存创增等重点工作,促进工业经济迭代升级,实现工业提质增效扩量新突破,助力全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春潮涌动,战鼓催征。甘肃新金化化肥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硝酸铵钙、10万吨硝基复合肥项目正抢抓春季施工黄金期,全速推进建设,奋力冲刺投产目标。项目建成后,将填补金昌市合成氨-硝酸-硝基复合肥产业链关键环节,为现代农业提供高效环保肥料,助推区域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该项目位于永昌县河西堡工业园区,依托园区内现有的合成氨、硝酸装置的公用设施,大幅降低建设投资与周期,实现水、电、气等资源高效循环利用。通过加压管式反应器技术和流化转鼓造粒技术等国内领先工艺,延伸产业链,实现复合肥生产高效化、绿色化,助力金昌市化工循环产业集群化发展,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项目主产品具备易吸收、见效快等优势,可提升肥料利用率30%以上,减少化肥流失与面源污染。投产后,产品将作为现代农业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核心肥料,推动农业提质增效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
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设备安装全面铺开。据施工方介绍,工艺管道安装完成85%,电器与仪表安装分别完成50%和30%。为确保工期,项目部实施精细化管理,科学制定施工计划,同步强化安全与质量管控,设置多重安全防护设施,定期开展安全培训与检查。建立全流程质量监督体系,对每道工序严格验收,保障工程高标准推进。
来源:镍都金昌客户端
为提高冶炼系统“三连炉”余热锅炉高压蒸汽利用率,进一步节约能源,永昌铜业有限公司为制氧站设计空增一体机,实现电动机驱动与汽轮机驱动智能切换,形成双动力源协同供能体系,保证供能动态平衡与灵活调度。
项目建设期间,永昌铜业公司与金川镍钴动力厂、金川集团工程建设公司、中国空分工程公司和金昌市诚信工程建设监理公司等单位协同配合,攻克关键技术难点,全力为设备投运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随着汽轮机的正式投运,永昌铜业公司实现蒸汽动力与电力驱动的智能耦合运行,标志着长轴系汽电双驱技术在金昌首次完成工业化验证,不仅为永昌铜业公司构建了“源-网-荷”协同的能源管理新范式,更通过蒸汽余热梯级利用等创新方案,进一步推动能源结构优化转型,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应用落地。
目前,金川集团永昌铜业有限公司正积极推进各工艺系统优化,将按计划完成生产新水、蒸汽冷凝水综合利用,厂房光伏发电配套技术的应用,为优本创效、转型升级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来源:新甘肃
日前,甘肃金昌水源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环评报告获得了省生态环境厅的批复,标志着该工程项目具备了开工建设的环保许可条件,为工程按期开工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随着金昌市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项目的陆续建成投运,新能源发电的上网需求不断增长,对区域电网容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优化地区电网网架,甘肃省能源局规划在金昌市水源镇建设750千伏变电站及输送工程,该工程也是“甘电入浙”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配套项目。项目业主单位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金昌供电公司高度重视,全力推进项目前期建设,并委托西北电力设计院开展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项目环评报告编制完成后经过省生态环境厅组织专家审查,反复修订完善最终取得批复。
该工程建成后,将对我市新能源上网、地区网架优化、直流送端接入提供有力支撑,对加快金昌地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金昌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