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专栏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序号 标题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11年

2011年,我县按照省、市政府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相关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创新政府信息公开的形式,拓宽公开的领域和范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2011年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着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从平台建设、制度建设、人员培训、保密审查、监督检查等方面,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落实了工作责任,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县政府督查室定期检查、定期通报,使全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稳步推进。
  二是完善目录,进一步拓展政府信息公开范围。按照上下同步、规范统一、分级编制、各负其责的原则,对县政府年度应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了全面清理,编制了公开目录,并在我县门户网站进行了公开。
  三是建章立制,逐步实现信息公开工作规范化程序化。一是建立了县政府信息公开联席会议制度,分析研究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永昌县人民政府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法》、《永昌县行政机关信息公开审核办法》、《永昌县人民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暂行办法》的征求意见工作已完成,正在根据征求到的意见进行完善。三是建立了督查考核机制,将政府信息公开纳入县政府绩效管理、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细化量化考核内容,强化责任分解,定期进行综合考核考评。
  四是加强宣传培训,进一步提高信息公开工作水平。通过各种载体和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条例》主要内容和获取政府信息的途径方法,引导县民关心支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举办了全县信息公开培训班,对涉及政府信息公开单位的办公室主任和具体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对我县信息公开工作全面展开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信息工作情况
  (一)主动公开情况。2011年,县政府及各部门公开政府信息3254条。其中,政策法规类信息917条,占28.2%;规划计划类信息527条,占16.2%;业务类信息1644条,占50.5%;机构设置类及其它类信息166条,占5.1%。
  一是公开内容。2011年,全县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主要包括管理规范和发展计划、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共资金的使用和监督、政府机构和人事等内容。管理规范和发展计划,包括各级政府机关产生的规范性文件以及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其他文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重点工作及其进展和完成情况等;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包括疫情、汛情、旱情、灾情、突发公共事件、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公共卫生、教育收费、招生考试、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以及与之相关的办法、标准、办事程序等信息;公共资金的使用和监督,包括政府财政预算、决算、审计信息,以及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目录、采购限额标准、采购结果及其监督情况等信息;政府机构和人事,包括机构职能、内设机构、领导简历、工作分工、人事任免、公务员招考、录用以及公开选任干部的条件、程序、结果等情况。此外各部门、单位根据各自实际,还普遍公开了与本部门业务相关的政策法规、部门工作动态等。同时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向乡镇(街道)延伸,明确将涉及民生及群众关心的相关事项作为固定公开内容列入公开范围,进一步拓宽了公开领域。
  二是公开形式。一是利用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进行公开。对涉及面广、需要全县人民广泛知晓的大众信息,在永昌县广播电视台等媒体上进行公开,如:政府工作报告、政府重点工作任务、重要行政法规,县政府规范性文件,以及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其他政府信息。二是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栏、电子大屏等形式进行公开。县、乡镇政府政务大厅均设置了电子触摸屏,对相关信息全面公开;涉及公众办事的部门普遍设立了政府信息公开栏,公开办事程序和结果。三是通过印发各类宣传资料进行公开。对于各类政策性的政府信息,县政府和相关部门通过政策宣讲,印发各类宣传资料在基层群众进行公开。四是通过短信平台进行公开。对全县重大活动,需要群众参与的信息,通过短信互动平台及时公开,如:“五城联创”等工作。五是通过互联网公开。县政府及各部门对门户网站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版面调整,增加、充实有关内容,重点突出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等内容,同时加强了网站技术力量建设,指定专人负责门户网站的维护、更新工作。
  (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2011年共收到申请公开信息3条,其中同意公开1条,否决公开2条。
  (三)咨询受理情况。2011年度县政府各部门共接受县民咨询201次,其中咨询电话接听150次,当面咨询接待50次,网上咨询3次。咨询内容主要集中在民政扶贫救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征地拆迁、就业保障、城乡建设等方面。
  (四)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我县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引发举报、投诉、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五)政府信息收费及减免情况。目前没有对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收取任何费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全县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人员绝大多数是兼职人员,工作力量不足;个别工作部门对《条例》以及相关知识普及不够,大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对《条例》内容了解不够全面;有些部门单位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与公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公开量、公开面、公开形式、公开深度等方面还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
  (二)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是加快配套制度建设。要切实加快相关配套制度的出台进度,年内主要工作制度、管理办法和工作规范要发布实施。
  二是严格落实“谁制作谁公开、谁保存谁公开”原则。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总体要求,完成本年度政府产生信息的公开工作,对已经公开的信息进行查漏补缺,全部公开。全面清理上届政府产生的信息,形成详细公开目录,逐步公开。
  三是进一步做好培训工作。年内举办一到两期领导干部培训班,学习和讲解《条例》的相关内容,提高他们对政府信息公开重要性的认识,自觉支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对所有信息工作人员再轮训一遍,使他们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政府信息公开涉及的相关制度、规范、流程,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四是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运用多种方式加大政府信息公开的宣传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熟悉政府信息公开相关内容知识,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公众的参与意愿。
  五是年内建成统一的全县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县政府拟建立涵盖县区的全县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目前,招标工作已结束,力争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六是逐步规范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工作。把广泛涉及公众利益的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工作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抓实做好。尽快制定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的相关制度办法,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七是进一步加强人员配备。督促各部门、单位固定兼职工作人员,从事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人员不得随意更换,确需更换的上岗前先进行培训,熟悉工作,避免更换人员造成工作脱节。

永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3月12日


工作机构
市政府工作机构
领导简介
简       历:
工作分工:
关闭
永昌县2011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2011年,我县按照省、市政府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相关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创新政府信息公开的形式,拓宽公开的领域和范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2011年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着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从平台建设、制度建设、人员培训、保密审查、监督检查等方面,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落实了工作责任,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县政府督查室定期检查、定期通报,使全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稳步推进。
  二是完善目录,进一步拓展政府信息公开范围。按照上下同步、规范统一、分级编制、各负其责的原则,对县政府年度应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了全面清理,编制了公开目录,并在我县门户网站进行了公开。
  三是建章立制,逐步实现信息公开工作规范化程序化。一是建立了县政府信息公开联席会议制度,分析研究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永昌县人民政府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法》、《永昌县行政机关信息公开审核办法》、《永昌县人民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暂行办法》的征求意见工作已完成,正在根据征求到的意见进行完善。三是建立了督查考核机制,将政府信息公开纳入县政府绩效管理、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细化量化考核内容,强化责任分解,定期进行综合考核考评。
  四是加强宣传培训,进一步提高信息公开工作水平。通过各种载体和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条例》主要内容和获取政府信息的途径方法,引导县民关心支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举办了全县信息公开培训班,对涉及政府信息公开单位的办公室主任和具体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对我县信息公开工作全面展开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信息工作情况
  (一)主动公开情况。2011年,县政府及各部门公开政府信息3254条。其中,政策法规类信息917条,占28.2%;规划计划类信息527条,占16.2%;业务类信息1644条,占50.5%;机构设置类及其它类信息166条,占5.1%。
  一是公开内容。2011年,全县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主要包括管理规范和发展计划、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共资金的使用和监督、政府机构和人事等内容。管理规范和发展计划,包括各级政府机关产生的规范性文件以及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其他文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重点工作及其进展和完成情况等;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包括疫情、汛情、旱情、灾情、突发公共事件、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公共卫生、教育收费、招生考试、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以及与之相关的办法、标准、办事程序等信息;公共资金的使用和监督,包括政府财政预算、决算、审计信息,以及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目录、采购限额标准、采购结果及其监督情况等信息;政府机构和人事,包括机构职能、内设机构、领导简历、工作分工、人事任免、公务员招考、录用以及公开选任干部的条件、程序、结果等情况。此外各部门、单位根据各自实际,还普遍公开了与本部门业务相关的政策法规、部门工作动态等。同时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向乡镇(街道)延伸,明确将涉及民生及群众关心的相关事项作为固定公开内容列入公开范围,进一步拓宽了公开领域。
  二是公开形式。一是利用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进行公开。对涉及面广、需要全县人民广泛知晓的大众信息,在永昌县广播电视台等媒体上进行公开,如:政府工作报告、政府重点工作任务、重要行政法规,县政府规范性文件,以及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其他政府信息。二是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栏、电子大屏等形式进行公开。县、乡镇政府政务大厅均设置了电子触摸屏,对相关信息全面公开;涉及公众办事的部门普遍设立了政府信息公开栏,公开办事程序和结果。三是通过印发各类宣传资料进行公开。对于各类政策性的政府信息,县政府和相关部门通过政策宣讲,印发各类宣传资料在基层群众进行公开。四是通过短信平台进行公开。对全县重大活动,需要群众参与的信息,通过短信互动平台及时公开,如:“五城联创”等工作。五是通过互联网公开。县政府及各部门对门户网站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版面调整,增加、充实有关内容,重点突出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等内容,同时加强了网站技术力量建设,指定专人负责门户网站的维护、更新工作。
  (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2011年共收到申请公开信息3条,其中同意公开1条,否决公开2条。
  (三)咨询受理情况。2011年度县政府各部门共接受县民咨询201次,其中咨询电话接听150次,当面咨询接待50次,网上咨询3次。咨询内容主要集中在民政扶贫救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征地拆迁、就业保障、城乡建设等方面。
  (四)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我县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引发举报、投诉、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五)政府信息收费及减免情况。目前没有对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收取任何费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全县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人员绝大多数是兼职人员,工作力量不足;个别工作部门对《条例》以及相关知识普及不够,大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对《条例》内容了解不够全面;有些部门单位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与公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公开量、公开面、公开形式、公开深度等方面还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
  (二)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是加快配套制度建设。要切实加快相关配套制度的出台进度,年内主要工作制度、管理办法和工作规范要发布实施。
  二是严格落实“谁制作谁公开、谁保存谁公开”原则。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总体要求,完成本年度政府产生信息的公开工作,对已经公开的信息进行查漏补缺,全部公开。全面清理上届政府产生的信息,形成详细公开目录,逐步公开。
  三是进一步做好培训工作。年内举办一到两期领导干部培训班,学习和讲解《条例》的相关内容,提高他们对政府信息公开重要性的认识,自觉支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对所有信息工作人员再轮训一遍,使他们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政府信息公开涉及的相关制度、规范、流程,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四是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运用多种方式加大政府信息公开的宣传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熟悉政府信息公开相关内容知识,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公众的参与意愿。
  五是年内建成统一的全县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县政府拟建立涵盖县区的全县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目前,招标工作已结束,力争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六是逐步规范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工作。把广泛涉及公众利益的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工作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抓实做好。尽快制定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的相关制度办法,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七是进一步加强人员配备。督促各部门、单位固定兼职工作人员,从事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人员不得随意更换,确需更换的上岗前先进行培训,熟悉工作,避免更换人员造成工作脱节。

永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3月12日


县市信息公开平台
部门信息公开平台
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公共企事业信息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