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通知公告

中共金昌市委 金昌市人民政府 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

202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锚定目标强执行,改革创新优机制,聚焦重点抓落实,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水平,法治政府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一、全面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列入市县两级党校(行政学院)重点课程和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程,建成“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培训基地”6个,持续强化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宣传和研究阐释。以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为抓手,坚持会前学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述法、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等制度,市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13次,全市1.5万余名国家工作人员参加年度学法考试,各级领导干部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厉行法治的理念更加牢固。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多次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会议,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汇报,部署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重点任务。坚持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全市年度综合考核内容,制定《法治督察员管理办法》,扎实开展省委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及“八五”普法规划实地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回头看”,反馈的5大类17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有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二、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市、县区321项行政许可事项实行清单化管理,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压减率达41.14%。有序推进21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落地实施,扎实推进“市域通办”增效和“减证便民”扩面,“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解难题、促协同,率先在全省开设12345“领导接听日”,定期组织政企沟通交流和“政银企担”融资对接活动,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100%,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总体满意度位居全省第一,“市域通办助力政务服务再提速”入选全省政务服务和数字政府应用典型案例,12345接诉即办中心先后荣获2024年中国客户服务节最佳明星班组奖、服务群众优秀单位,进入全国政务服务热线A级行列。深入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开展涉不平等对待企业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及有关政策性文件专项清理,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健全市场准入壁垒排查清理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提质扩面,持续开展“检察护企”、“法治体检”、“万名干警联万企”等活动,“政策稳定、竞争公平、服务高效、成本优惠”的法治化营商环境“金”名片越擦越亮。

三、不断健全依法行政决策机制。紧扣聚力打造“五城”使命任务,严把地方性法规起草、调研、论证、合法性审核环节,制定出台《金昌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修订《金昌市养犬管理条例》。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报备机制,年内向省政府报备规范性文件4件,备案审查县区政府及部门规范性文件9件,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强化依法科学决策,制定《金昌市合法性审查(核)要点指引(试行)》,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机制。持续完善“部门+法律顾问”、“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双重把关审查模式,共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招商引资项目、重要合同协议等308件,审查率100%,依法决策质量和效率持续提升。

四、持续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扎实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加快推进市县乡三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成立执法监督专职机构,选优配强执法监督工作力量,强化生态环境、安全生产、金融监管、劳动保障、知识产权、物业服务等重点领域监管。全面落实“首违不罚”规定和“两轻一免”清单制度,共办理“两轻一免”清单案件2万余件。市级32家行政执法单位全面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做到行政裁量权边界明晰,行政处罚有效规范。落实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15名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参与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规范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换发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证156个、组织295人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全面开展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素养提升行动,举办全市行政执法能力提升培训班,切实提升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我市在全国行政执法培训班作了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五、不断夯实基层依法治理基础。全力推动“八五”普法走深走实,全市大中小学配备法治副校长实现全覆盖,推出“金娃娃普法”宣传品牌,创建国家级、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7个,培养“法律明白人”1905名,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139户,青少年普法经验典型案例获评全国第二届《法治时代》创新论坛“2024年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创新案例”。“345”模式(家校社“三方联动”协同化、“四项分工”团队化、“五项措施”实质化)推进法治副校长团队化运行入选甘肃省普法与依法治理十大创新案例。金川区人民检察院、金川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中心被命名为全省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中心,市司法局被通报表扬为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推进主动创安主动创稳提质增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加强“三无”、“三不”村(社区)建设,推行“连心促治理”1456工作法,强化“村(社区)+民警+法律顾问”、诉源治理“法官联系点”等治理模式,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矛盾纠纷4930件,调解成功4916件,调解成功率99.7%,我市被评为“平安甘肃建设暨主动创稳优秀市州”。着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共办理司法鉴定629件,法律援助案件1046件,公证案件1212件,全市律师代理各类案件4470件,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提升。加强突发事件依法处置能力建设,高标准建成市级应急指挥大厅,积极推进应急预案修订,形成“1+45+4”市级应急预案体系,成功举办“应急使命·2024”金昌市防汛救灾实战化演练、2024年河西地区地震灾害电力设施救援政企协同联动应急演练。

六、行政权利运行规范透明。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和民主监督,全面加强审计等内部监督,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6件、政协提案176件,答复率、满意率均达100%。对8大类60项市级重点审计项目进行审计,提出审计建议176条。全面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坚持把政务公开贯穿于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7094条,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75件,办结率100%。加强行政复议监督,实质化运行行政复议“1+3”工作机制和“三级办案模式”,持续强化府院联动,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50件,行政复议案件纠错率16.3%,办理行政应诉案件25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

2024年,虽然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差距,主要是个别部门主动谋划部署法治政府建设还不够有力,工作进展还不够平衡;行政执法监督效能还需进一步提升;对标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还需持续优化等方面。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思路,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提质增效,为加快转型跨越高质量发展、奋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金昌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中共金昌市委             金昌市人民政府

                                                                      2023年1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