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会议安排,现将金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金昌市“四上”企业培育入库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解读如下:
一、《方案》制定背景及意义
(一)制定背景。1月22日,省委胡昌升书记在全省经济运行调度会议安排部署一季度全省经济工作重点任务时强调全省上下要下大力气,加大对“四上”企业梯次培育和入库纳统的工作力度。1月25日,九届第91次市政府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了省两会及全省经济运行调度会议精神,市政府主要领导强调要求,全市上下要切实贯彻落实省两会及全省经济运行调度会议精神。要全力培植“四上”企业新的增长点,合理确定目标任务,科学制定工作举措,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奋斗姿态,奋力夺取一季度“开门红”。
会后,市政府分管统计工作的领导立即安排部署,要求由市统计局牵头,尽快制定“四上”企业培育入库工作实施方案,初稿形成后,先后书面和会议征求市政府相关副市长、市直相关部门和县区意见修改完善,并汇报市政府主要领导同意,目前已经以政府办公室文件(金政办发〔2025〕8号)印发实施。
(二)制定意义。“四上”企业是反映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是经济数据的主要来源,是抓好经济工作的主要抓手。从全省市州看,我市“四上”企业数量少。2024年末,我市共有“四上”企业475户,排名全省12,仅占全省“四上”企业总数的3.2%。《方案》的印发实施,旨在认真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九届第91次市政府常务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转型跨越高质量发展,紧盯“四上”企业扩量提质,在盘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质量、做大总量上做文章。总体按照“积极培育一批、引导促进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做大做强一批、入库纳统一批”的梯次培育推进工作思路,有力有序有效推动多行业企业梯次成长,持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二、《方案》主要内容
《方案》由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重点工作、保障措施五大部分和全市“四上”企业培育入库工作专班及专责组名单、“四上”企业申报入库要求及时间节点、“四上”企业“白蓝黄”清单表三个附件组成。
第一部分,指导思想。主要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胡昌升书记在全省经济运行调度会议上要求(上限企业抓入库、近限企业抓培育、新设企业抓跟踪),坚持扶持培育和入库纳统“两手抓”,促进工业、批零住餐业、服务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等企业协调发展,助推全市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第二部分,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培植;坚持部门联动、统筹推进;坚持综合施策、精准服务三个方面。
第三部分,目标任务。明确提出2025年新增入库“四上”企业150户以上,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以上,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100户以上,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0户以上,资质以上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10户以上。以后逐年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入库数量的原则或市政府确定的年度培育目标任务开展工作。要求行业部门将具体任务细化到县区、经开区,全面靠实。
第四部分,重点工作。主要包括建立“白蓝黄”企业培育清单、靠实各方工作责任、强化目标监测调度、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四个方面。
1.建立“白蓝黄”企业培育清单。明确提出“四上”企业培育必须建立入库企业“白蓝黄”色卡分级管理清单(白:近两个月拟入库或实现达标标准90%及以上企业;蓝:半年内拟入库或实现达标标准70%及以上企业;黄:年内有望入库企业)。规定培育清单编制由承担指标推进的发改、工信、商务、住建四部门牵头编制,并逐月进行滚动,动态调整。特别是对白名单企业由所属行业牵头部门联合所在县区、经开区实施培育,帮助培育对象做大企业规模,提升运行质量。要求每月20日前,各行业牵头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完成“白蓝黄”清单企业动态调整工作,做好与统计、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沟通衔接。同步建立“四上”企业退库预警机制,防范化解退库风险。
2.靠实各方工作责任。明确县区政府、经开区管委会是“四上”企业培育的属地责任主体;市直各部门是直接服务企业的窗口单位,要坚持推行部门联动的“一线工作法”,及时深入企业、深入现场,加强调度和培训指导,确保“确定一户、培育一户、成功一户”。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要逐月(次月20日前)将企业纳税情况(营业收入)、登记注册情况及时反馈至各牵头部门和统计部门,配合做好清单筛选和滚动更新工作。统计部门要牵头会同行业部门做好“四上”企业培育入库工作的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审核确认和联网直报工作,及时反馈和配合牵头部门协调解决入库工作问题,严把质量关。
3.强化目标监测调度。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各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相关副秘书长和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四上”企业培育入库工作专班;由发改、工信、住建、商务部门分别牵头的“四上”企业培育入库工作专责组,明确培育工作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工作机制,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市统计局)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工作推进会,分析“四上”企业培育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研究出台政策措施建议。各工作专责组每月至少召开1次调度会议,并将月度企业培育入库情况向市政府分管领导汇报。每季度末25日前,形成书面报告报工作专班办公室。
4.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提出要加强对拟入规企业负责人、统计专干人员业务培训;对于“白名单”企业,各行业主管部门要会同统计部门提前一个月进入企业开展申报资料审核和入库辅导;从今年开始,要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乡镇一级必须配备1-2名专职统计人员的要求,开展档案化管理,在重点企业和村一级也要全面及时准确掌握统计人员上岗和变动情况,保障统计人员待遇,保持企业和基层统计队伍相对稳定,为全市“四上”企业培育提供坚实基础保障。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激励机制、注重宣传引导三个方面。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政府统一领导、企业积极申报、行业部门培育、统计指导纳统”工作机制,细化压实责任分工,凝聚“四上”企业培育合力。
2.健全激励机制。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出台完善“四上”企业激励机制和政策措施,要在要素保障、项目申报、资金支持等方面予以支持,对于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各企业和基层统计人员也要通过不同的方式给予表彰(对现有政策的完善提升、学习借鉴其他市州经验做法、给予企业统计财务人员奖励等等)。
3.注重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四上”企业培育氛围,调动企业抓生产、拓市场、升规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是三个附件:
一是全市“四上”企业培育入库工作专班及各专责组名单。
二是“四上”企业申报入库要求及时间节点。主要介绍了“四上”企业申报标准及范围、申报入库时间及上报方式、申报入库所需资料、入库申报注意事项四个方面。
三是“四上”企业“白蓝黄”清单表(模板)。规范统一了各领域色卡清单表式,各专责组根据任务分工做好本领域色卡清单企业动态管理,推动培育入库工作取得实效。